“他们每每患有多种慢性病,须要在差别的科室间跑来跑去。”北京陪诊师佳佳对《中国消息周刊》说。她最常做的任务,就是帮老年患者抢种种号。
约她陪诊的白叟少数来自本地,年纪在60—70岁,经济前提无限,“良多是病得很重切实忍不了才来”。关山迢递离开北京后,他们发明看病比设想中更庞杂。“白叟十分困难抢到一个神经外科的号,专家说另有呼吸体系成绩,要挂呼吸科,这时弗成能立刻挂到三甲病院的专家号。多待一天,对白叟跟其后代都是更年夜的累赘。”佳佳说。
“在北京不一个月看不下病来。”佳佳总结道。但事实是,她陪诊的白叟在北京均匀只会待1—2天,最长的不外半个月。
这是老年人在老龄化时期的“弗成蒙受之重”。2023年,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1月17日,国度统计局宣布的最新数据表现,2024岁终,我国60岁及以上生齿初次冲破3亿人,占天下生齿的22.0%。在病院,这种压力最为直不雅。
这种配景下,老年医学科应运而生。客岁10月,国度卫生安康委下发《对于晋升老年医学医疗效劳才能的告诉》,提出到2027岁终,力图二级以上综合病院标准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到达80%。2018年—2022年,天下老年医学科数目增添了3倍,停止2023岁尾,海内共有6877个二级及以上综合性病院设破了老年医学科。“像雨后春笋一样,局部省市设置老年医学科的病院比例乃至超越了90%。”青岛年夜学从属病院老年医学科声誉主任毛拥军对《中国消息周刊》说。
对少数大众而言,老年医学科仍是个新兴观点。它真的能够“一站式”处理全部成绩吗?老年科大夫就比专科大夫更专业吗?患者又能否能够信赖它?
虚弱、摔倒与多米诺骨牌
邹邹的奶奶往年86岁,患有心衰多年,从2019年起重复呈现腿部、面部浮肿症状。2023年后,奶奶腹部积液情形尤为重大,去病院抽积液的频率从半年一次调剂为每月一次。“眼睁睁看着奶奶的肚子疾速变年夜,积液刚抽完时,她的体严重约是45公斤,腰围只有70厘米。一个月后,体重就能涨近30斤,腰围则增添到90厘米。”邹邹对《中国消息周刊》回想。
频仍收支病院让白叟的身材性能疾速降落。“肚子年夜到必定水平后,奶奶连坐着也会疲乏,只能躺着,她偶然候感到如许的生涯真没意思,对家人觉得很忸怩。”大夫以为这种情形是心衰所致,但邹邹感到有点错误劲,为何积液越抽越重大?
2024年5月,她带奶奶来北京多少个著名的三甲病院征询了一圈。大夫提出的医治计划跟从前迥然不同。但此中一家病院倡议,能够去老年医学科做一个更片面的检讨。
中国医学迷信院协跟病院老年医学系主任刘晓红对《中国消息周刊》指出,跟着年纪增添,老年人的各体系器官功效的贮备力降落,常患有慢性疾病。在我国,最影响寿命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跟慢性呼吸体系疾病。老年患者的一个凸起特色是“共病”,即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
依据《老年共病治理中国专家共鸣(2023)》(以下简称《共鸣》),一项对20多万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考察表现,老龄人群的慢性病抱病率为81.8%,预算近1.8亿人,此中超越三分之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共病。广东65岁及以上人群中共病抱病率为47.5%,上海社区老年人的共病比例超越70%。
刘晓红是《共鸣》的撰写者之一。她弥补说,老年人所患共病的数目、病种自身缺乏以反应其对老年人的全体影响,“就像处于稳固期的高血压、脑血管病患者,也能够保持畸形生涯自理的状况”,老年医学科真正要看的是老年人团体的安康状况,不只存眷疾病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功效侵害的水平,这就须要老年综合评价(CGA)。
老年综合评价是老年医学科医治的中心技巧,在片面的医学评价之外,还波及对老年人的一样平常生涯运动才能、外在支撑情况及自己医护照顾偏好等多种评价。在刘晓红看来,老年医学科不是以医治单一疾病为目标,而是着眼于老年人临时功效的保持。
这是一种与专科完整差别的诊疗头脑与诊疗形式。相较于显性疾病,老年医学科还存眷摔倒、乏力、听力降落、认知阻碍、食欲不振、肌少症、慢性痛苦悲伤等一系列隐性的非典范症状。这些都属于“老年综合征”,轻易被家眷误以为只是天然朽迈的表示。
“固然难以被归类为明白的疾病,但这些症状每每是老年人掉能前的特别征兆。此时人就像花一样一每天萎缩,但因为停顿迟缓,轻易被疏忽。”北京年夜学第一病院老年病外科主任医师刘梅林对《中国消息周刊》说。
多位受访大夫指出,两类隐性表示最常被家眷疏忽:体重降落跟摔倒偏向。在一般人的“知识”中,人老了变瘦仿佛是一件天然而然的事。刘晓红发明,来协跟老年科门诊的老年人中,良多人被问到才会说出有体重加重,“半年内降落2.5公斤”,起因每每是多个,可能是药物克制食欲、焦急烦闷影响食欲,肠胃道疾病形成消化跟接收不良等。
“不论什么起因,加重的体重中有一局部是肌肉,假如不迭时干涉,会呈现肌少症,进一步可能会产生虚弱,吃食水时更易呛咳并形成误吸跟肺部沾染。现实上,有相称一局部白叟并非逝世于某种详细的慢性病,而是逝世于虚弱形成的吸入性肺炎。”刘晓红说。
老年医学引入了“虚弱”观点,以更确实地反应老年人因朽迈跟慢性病等招致的人体防备才能减退、疾病医治后无奈疾速还原的状况。多项研讨标明,高龄、独身或丧偶、养分不良、烦闷跟孤单等起因都可能招致老年人的虚弱产生率降低。“对虚弱的老年人而言,不是说年夜病才会带来重大成果,而是一个又一个小成绩激发的连锁反映,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刘晓红夸大,晚期辨认跟筛查虚弱十分主要,这就是老年医学科正在做的事。
以骨骼肌含量降落为临床表示的“肌少症”,是虚弱晚期最中心的表示之一,老年人的摔倒也与此有关。国度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讨核心主任、四川年夜学华中医院老年医学教学董碧蓉对《中国消息周刊》剖析,当老年人走路变慢、均衡不稳、上楼吃力、常常摔倒,就阐明身材的肌肉在疾速增加。“这长短常年夜的危险,肌肉疾速散失的情形下,一旦因抱病而卧床,很快就会掉能。”
她进一步说明,成年人30岁当前,肌肉每年都在散失,70岁后散失速率放慢。肌肉是人体卵白质的主要贮存器官。急性疾病发生时,要依附肌肉剖析供给的能量供应年夜脑,肌肉缺乏的白叟并发症危险及逝世亡率都市年夜幅回升。别的,肌肉参加了血浆中70%的葡萄糖摄取,肌肉强壮后能够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用量,防止低血糖激发的头晕摔倒。
“但一些专科大夫看老年人血糖高,就给降糖药加量,患者也只晓得吃药,疏忽肌肉保护,摔倒的危险反而增添,老年科则会起首倡议经由过程抗阻力练习来增肌。这就是专科与老年医学科的差别。”董碧蓉说,“同样地,良多白叟摔倒后骨折或脑出血,就会去看骨科或脑外科,产生摔倒的本源成绩则不处理。”
因而,运动才能是老年综合评价中很主要的一项。在病院的老年科病房里,无人扶持的邹邹奶奶,颤颤巍巍地从走廊一头走向另一头,旁边有两位护士在给她计时。“只有看看老年人的步速,能走多远,就能在必定水平上断定其安康状况。”刘晓红说。
别的,邹邹奶奶还停止了智力、头脑、认知等方面的测试。“比方做一道加法题。奶奶描述,从她诞生到当初,仍是第一次接收如许重新到脚的片面检讨。”邹邹说。
一系列片面评价后,老年科大夫发明邹邹奶奶还患有病毒招致的肝硬化,断定其腹部积液是心衰跟肝硬化两方面起因所致,“并且肝硬化可能是更重要的要素,这对咱们家眷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认知”。邹邹以为:“咱们从前始终在故乡一所三级病院看心外科,大夫从没倡议去做肝脏检讨,由于奶奶的心衰主诉症状十分典范。”
邹邹还提到了老年人住院难的成绩。在老年科,奶奶一共住院了14天,但在其余专科,“住院多少乎是弗成能的”。她说:“从心外科的角度,感到奶奶的症状缺乏以重大到住院。咱们也挂过消化科,但消化科以为,这种心衰病因明白的案例,无奈被消化收治,只能在心内住。”以是在邹邹看来,能找到一个既能够做综合检讨,又能住上院的处所,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太罕见了”。
但事实中,仍存在大批对老年科的曲解。上海是海内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地域之一,老年医学科的建立也走在天下前线,早在2018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病院中,开设老年科的病院占比就到达89%。但是,据上海陪诊师柯沉察看,当初仍有良多上海白叟不明白老年科能供给片面的综合评价效劳,另有一些人以为老年科“只与一样平常简略的照顾护士或养老相干”。“少数人不懂得老年科的真正感化。”他对《中国消息周刊》说。
刘晓红指出,大众对老年医学科的认知是逐渐树立的。北京协跟病院早在2006年就建立了老年科,晚期多少乎不病人,“都是在其余专科挂不上号来咱们科”,厥后患者发明在老年科确切能够无效处理成绩,还能开多病用药,就缓缓地构成黏性。
什么样的白叟合适看老年科?“对家眷来讲,最直接的断定尺度是,只有白叟呈现了功效上的变更,而且曾经影响到一样平常生涯运动,比方厌食、体重加重、掉眠、摔倒、影象力减退等,就能够来老年科。”刘晓红说。
董碧蓉还倡议,“多病共存”的白叟在手术前应当来老年科停止一个更片面的评价,从综合的角度评判一动手术可能带来哪些危险,可无效增加手术并发症跟下降逝世亡率。“老年人是最特别的人群,就像一部用了良久的呆板,把这个整机拧好了,可能其余整机又松了。”她描述道。
暴发式增加3倍背地
老年医学科建立潮是从2019年开端的。
2019年11月,国度卫生安康委、医保局等八部分结合宣布《对于树立完美老年安康效劳系统的领导看法》,推进老年医疗效劳从以疾病为核心的单病种形式向以患者为核心的多病共治形式改变,并初次提出一个量化义务目的: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病院设破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要到达50%。
随后,这一数字在官方文件中一直进级。最新的目的是,到2027岁终,到达80%。“放慢补齐老年医学效劳短板”也呈现在2024年的当局任务讲演中。
自上而下的政策领导下,老年医学科“片面着花”。2018年,天下共有1519所病院设置了老年科。到2023岁尾,这一数字增添了3倍。多位受访大夫指出,在暴发式增加的“热烈”背地,一些病院的老年医学科只是情势上建立了,却名不虚传。
“良多下层病院因为人才贮备跟基础建立达不到请求,只能在本来的痊愈科、神经外科、血汗管科或西医科上挂了个老年医学科的牌子,由于这些科的老年人较多。另有一些老年科跟全科并在一同,是统一套人马。”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广州市第一国民病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楼慧玲对《中国消息周刊》说。
她指出,跟着国度顶层的器重,这一景象有所变动,但总体而言,老年医学科的开展仍处于低级阶段。“我去下层考核,一些大夫就问我:专科也能看老年人,为什么还要专门建立老年科?”
中国的老年医学科从干部保健科开展而来,最初收治的良多患者都是掉能掉智、不克不及自理的白叟,老年科事先被称为“养老送终的科”。明天,在局部病院,这一景象仍不从基本上改变。一位不肯签字的北京三甲病院老年科大夫对《中国消息周刊》说,有良多专科不要或救治难度太年夜的患者被推来老年科,“我在一些二级病院老年科看到,他们大批收治的是卒中后或重复肺部沾染的白叟,给白叟用上抗生素、插个鼻管就转走了,也不时光做综合评价”。
在她看来,断定一个老年科的真假只要要看两点:有不停止老年综合评价;能否有完全的老年医学多学科团队。差别于专科诊疗形式,老年医学科须要对患者停止多学科综合医治跟“一站式”共病治理,因而必需组建多学科团队,包含老年科大夫、临床药师、养分师、痊愈师、临床心思师,以致医疗社工,“相互之间打共同”。
对良多下层病院而言,这是一个过高的门槛。王姳2024年曾在安徽某县级病院老年科任务过一年。该病院的老年科于2022岁尾建立,一共只有4名大夫、十多位护士。“咱们就这么多少团体,基本忙不外来,都是24小时值班。”她对《中国消息周刊》说。
王姳先容,在下层,老年科大夫像是“一个什么病都看的全科大夫”。来就诊的患者以70岁以上的老年工资主,多数是由急诊科跟其余专科转过去,有的兼并了好多少种慢性病,且每种病都很重。作为老年科大夫,最常看的是心脑血管跟呼吸体系疾病,假如碰到处置不了的危机重症情形,就请专科大夫来会诊。她也会给局部患者做老年医学评价,“就是相同填表,都是找一些好相同的白叟做,有的年纪太年夜了,你问他什么都不明白”。
她说,另有良多老年人频仍来住院,“有的一个月就来住一次,感到是把这里看成变相的养老院或医养联合机构,由于这里更合适老年人住,并且能比专科住的时光更长,老年科的均匀住院日是7—10天,专科是3—7天”。因为任务压力太年夜,她终极抉择从病院离任。
楼慧玲留神到,良多下层的老年科大夫以为综合评价很繁缛。在毛拥军看来,这仍是以疾病为核心的专科头脑,老年医学科提倡的是一种以工资核心的整合医疗头脑。
刘梅林指出,老年医学科在做综合诊疗时须要均衡人体内各个体系疾病、均衡差别疾病之间的用药。一个及格的老年科大夫,既要有年夜外科的综合练习跟多学科常识,还要在某个详细的老年病范畴领有特长,同时充足懂得老年人的心理跟病理特色,并将这些都融会到一同,“这种融会毫不是上多少堂课就能做到,在常识积聚的基本上,还要有丰盛的临床教训”。
老年人共病治理中,最能表现“均衡与融会”的是药物重整。据天下卫生构造统计,寰球每年约七分之一的老年人逝世于分歧理用药。老年人同时应用五种及以上药物,被视为多重用药。在中国,老年人多重用药的景象尤为凸起。刘晓红的患者中,同时服用8—10种药物很罕见。
多位老年科大夫指出,以单病种为核心的专科医治最年夜的成绩,就是各自开各自的药,形成用药抵触与反复。毛拥军碰到过一个极其案例:一位白叟天天服药多达90片。这位89岁的白叟患有心衰、高血压、慢性梗阻性肺疾病等多种慢性病,每个专科针对每一种疾病都给他开了多少十种药物,白叟还依据途说途说加了一些保健药。
“每顿吃药时,老太太都要拿一年夜杯水,分2—3次才干把全体药一点点给他喂下去。咱们看了都很受惊。”毛拥军感叹,“病情不稳固时,谁给白叟加药,都被他以为是救命稻草。三甲病院尚且如斯,在下层这种景象就更广泛了。”然而,共病治理毫不是全部疾病药物的纯真相加。
经由老年科的多学科会诊跟药物重整,大夫终极将白叟的药物从90片减为不到30片。毛拥军举例说,白叟此前因心衰招致转氨酶降低,这是反应肝细胞丧失的一项指标,消化科大夫于是给他开了三种保肝药,但心衰缓解后,转氨酶就会天然降落,这些药都不须要。
别的,白叟还用了一种医治心脏病很无效的药物倍他乐克,但它会诱发老年人的哮喘减轻,大夫从新抉择了一种对呼吸体系不影响的药物。“统筹了两种差别的疾病。”毛拥军说明。他地点的老年科门诊,常常给老年人一次性增加10—20片药。
比拟药物调剂,头脑跟理念的改变是最难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咱们间隔实际真正的老年医学另有一段间隔。”毛拥军说。
为了推进理念的更新,2021年以来,国度卫生安康委将老年医学人才归入中心财务支撑的卫生安康紧缺人才培训名目,每年都在各省举行老年医学人才培训班。但真正“既综又专”的老年医学人才仍然匮乏,良多下层大夫如王姳则是“忙得基本无奈加入”。
从临时来看,老年医学的人才短板要想补上,还需从教导抓起。现在,老年医学课程在良多医学院校中只是本科生的一门选修课,并非必修。在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轮转中,老年医学科也不是“必转”。刘晓红倡议,中国能够参考其余国度的教训,如一些国度的医先生在科室轮转时,必需转到老年医学科,岗后持续教导也倡议把老年医学归入出来。
现实上,在一个老龄化水平一直加深的社会里,老年医学理念的传布,不该范围于老年医学科大夫。将来,全部大夫都要正面与朽迈短兵相接。董碧蓉指出,一些专科大夫已发明,面临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传统的医治计划后果每每不如预期。因而,专科大夫也必需跳出以单病种为中心的诊疗形式,多斟酌差别疾病之间的彼此接洽,针对老年人的特色停止多学科综合医治。
“医改前锋队”
但是,踩在老龄化时期风口上的老年医学科,事实中却面对着为难的处境。
老年医学专业的先生很快发明,本人从事的固然是“旭日人群,向阳奇迹”,但求职时却每每受阻,“遭受失业轻视”“找任务抠破头皮”“别来老年医学,快跑!”等批评时常呈现在交际媒体上。良多先生陷于“年夜病院不要、小病院不招、社区要全科”的“三不论”地带。多位受访大夫说明,由于良多年夜病院的老年医学科仍更想要有血汗管、消化等专科配景的先生。
失业市场的冷热,反应出老年医学科当下开展的深层窘境:一个积重难返的以专科为主导的医疗系统中,“多数派”的解围很难。“除非从底层逻辑开端改造,也就是转变批示棒。”前述北京三甲病院的老年科大夫说。这个批示棒,就是医保付出方法改造。
有老年医学专家指出,已在天下逐步推开的按病组(DRG)付出方法改造重要按单病种打包付费,与老年医学科的诊疗形式不相婚配。一方面,老年患者的特色是“多病共存”,按现有医保付出方法,只能按一个病种付费,难以笼罩老年科的“共病”医治用度,逾额需由科室大夫自行承当;另一方面,老年医学科缺少收入起源,老年综合评价、痊愈、养分等多种以功效为中心的要害效劳都不归入医保付出范畴。
“这就是为何下层老年科大夫广泛不能源做老年综合评价。”前述老年科大夫说,“既吃力还不任何收益,并且评价之后也缺少团队停止后续的干涉领导。”多学科团队的建立也须要病院停止资本支撑,楼慧玲以为,在现有病院绩效考察系统下,老年医学科在收入、药费、均匀住院日、床位周转率等多项“国考”(指三级公破病院绩效考察)要害指标上都不占上风,因而在争夺资本时处于倒霉位置。
南方某省一位老年医学专家对《中国消息周刊》说,在卫生安康行政部分对公破病院的100分制年初考察中,其地点病院老年医学只占1分,在全院垫底,与心外科、胸外科、消化科等传统的“黄金专科”比相差很远,“这象征着老年科在院引导眼中是无关紧要的,怎样可能失掉连续性的支撑”。
实质上,病院的绩效考察系统也是以医保为批示棒,因而,医保付出方法改造是老年医学科开展的最基本痛点。刘晓红倡议,斟酌到老年患者群体的特别性,最好能在DRG单病种打包付费之下“开一个口儿”,专门停止“共病付出”。
另一位来自三级病院的老年科大夫对《中国消息周刊》说,老年人医治的难度每每很年夜,由于差别老年人的集体差别很年夜,并且在单一急性疾病的救治进程中可能激发一系列并发症,“比方医治心梗时消化道出血了,打造影剂之后患者肾功效衰竭了”,恰是因为医治的庞杂性与不断定性,以及大略率会超越付出额度,良多大夫都对高龄白叟“绕着走”,这也是当下白叟看病难的一年夜痛点。“假如能在医保付出中依据老年患者的年纪、医治的难度系数等做一些权重的倾斜,扩展付出范畴,就能在必定水平上增加病院对白叟救治的畏难情感。”
董碧蓉指出,对老年医学科的医治而言,除在急性期赐与患者大批药物之外,更要害的长短药物办法,如增强养分、生涯方法的改良等,“这些都不在医保的报销范围内,由于DRG付出方法改造还是以疾病医治为核心,产生了成绩再去过后处置,而老年科是以保持跟增进老年人的功效为目的,更夸大晚期参与,是一种防备的理念”。
她倡议,针对老年人医治,医保付出能够恰当“在功效保护上”占必定比例。比方笼罩局部痊愈用度,“即便天天只给一个老年患者的痊愈效劳付出8元,也能在必定水平上增加白叟出院后掉能卧床的概率,从久远来看,实在节俭了更多医疗用度”。
北京年夜学国度开展研讨院教学、北京年夜学安康老龄与开展研讨核心声誉主任曾毅很熟习美国的医保轨制,作为杜克年夜学医学院老年医学部毕生教学,他每年都市在杜克年夜学任务4—5个月。曾毅对《中国消息周刊》倡议,中国的医保以详细医疗名目的效劳费付出为主,很少笼罩到防备,下一步改造能够局部参考美国教训,美国的医保轨制十分存眷疾病防备跟老年慢性病的提前筛查。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年夜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的教学迈克尔·皮格诺内临时研讨慢性病防治,早在2010年,他就测算出,普遍采用无效的干涉办法,如出院后照顾护士跟重要慢性病晚期筛查,能够每年给美国节俭高达450亿美元的医疗用度。刘晓红以为,某种意思上,老年医学科的开展,也是在增进医保付出系统改造从以疾病为核心,转向以防备为重点,从院内走向院外。“以是在良多国度,老年医学大夫被称为医改前锋队。”
她指出,实现无效防备的条件,是强化下层的老年医学科建立,而且要对家庭大夫培训,家庭大夫担任第一道关隘,跟踪老年人的功效与疾病情形,二级病院老年科则停止更专业的综合评价,并依据老年人差别方面的成绩对接响应的医疗资本,“更重大的疾病能够去下级病院”。
“老年医学必定是接地气的。”刘晓红指出,从急性医疗、痊愈照顾护士到临时照护,从三级病院到区县级病院再到社区,构建一个分层治理的老年医学收集,以社区为核心,这就是天下卫生构造在2017年提出的“老年人整合医护照顾形式”,也是老年医学科所寻求的医疗形式改造偏向。
“老龄化的成绩毫不是老年医学科能够独自应答的。”在刘梅林看来,须要平易近政、卫健、医保等多部分在顶层计划上构成协力,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一同双向推进,才干把“老年医学科的建立做实”,而不是仅停顿在一个观点上。
中国在减速迈入老龄化时期的同时,也进入了“长命时期”。国度卫生安康委2023年的数据表现,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到达78.6岁。早在2019年,国度卫生安康委老龄安康司司长王海东就指出,中国人均安康预期寿命仅68.7岁,也就是说,估计我国老年人均匀带病生活时光快要10年。“这是一个十分严格的成绩,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不安康的老龄化。”董碧蓉说。
有研讨标明,2030年我国掉能白叟将超越7700万,给家庭跟社会带来繁重的累赘。2017年,曾毅跟配合者结合在《柳叶刀》上宣布论文,提出“成功的本钱”观点。他指出,固然老年人因为医疗前提的改良而得以存活更长时光,但跟着年纪增加,躯体运动才能跟认知功效却在一直降落,残障率增高。“明天与2017年时比拟,跟着掉能白叟数目的增加,我国生齿老龄化‘成功的本钱’也在一直增添。”他剖析。
曾毅倡议,将来应充足斟酌老年人群的社会经济特点、安康行动、心思调适、社会参加、饮食养分等团体要素跟社区情况要素。“在下降本钱、增添效益的可能计划中,鼎力开展适老化住房与社区老年照顾效劳系统是短期内最无效的;而尽力实现‘自动安康老龄化’,踊跃实行改良老年民气理跟心理状况的干涉办法,一直增进老年人安康程度,从临时来看将是最无效的。”
(文中佳佳、邹邹、柯沉、王姳为假名)
《中国消息周刊》2025年第3期
申明:刊用《中国消息周刊》稿件务经籍面受权 【编纂:刘阳禾】
即食米饭能保留良久,是加了大批防腐剂?
干字当头!江苏拿下多个天下第一
年味盎然,来义乌解锁春节的“翻开方法”
每次上任,特朗普为何都要退出《巴黎协议》?| 国际识局
又有厅官落马!开年医药反腐受存眷
宣誓到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有哪些举措?
特朗普上任期近,美国总统辞职仪式有哪些“典礼感”?| 图览世界
养猫5个月在宠物病院破费过万 宠物医疗为何如斯“烧钱”?
卸载重装、反向差评……“年夜数据杀熟”能被用户“驯化”吗?
实施近30年,为何仍有职工难以“双休”?
行将正式入主白宫,一图解锁特朗普的多重标签|图览世界
吃了山东的这些炸货,周皇帝都得直拍板
保卫雪域高原:这些硬核设备“很能打”
中美网友“对账”,对出了什么
小红书的本国网友,掀起“自学潮”!
流感痊愈期怎样吃好得快?食养倡议来了
知恋人士称拜登当局将不履行TikTok禁令 交由特朗普处置
美媒:救灾变博弈,加州山火加剧美国两党之争